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

網路成癮

網路成癮是一種行為成癮
  • 超乎正常的強烈渴望 (strong craving)
  • 誘因凸顯 (incentive salience)
  • 無法控制的使用行為 (loss of control)
  • 造成生活的嚴重影響 (functional impairment)
造成個人的生活適應不佳 生命福祉挫折 他人與社會的困擾



成癮的共通特性
  1.  salience (在生活中成為凸顯的現象)
  2. mood modification (轉換情緒的工作)
  3. tolerance (耐受性)
  4. withdrawal (戒斷症狀)
  5. conflict ( 帶來內在或是人際的衝突)
  6. relapse (容易復發)

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

〈職場迷宮〉道歉也講究技巧
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supplement/paper/929210


文/布陀螺
在職場奔波,通常會出現需要道歉的情況,像是承諾對方的事項無法達成,或是自己在工作中犯了錯誤等,不過,道歉並不是講一句「對不起」就好,而是要掌握一些技巧,才能真正地化解危機,讓人家完全地放下對你的不滿。道歉是一項重要的溝通能力,會決定你職場生涯的順遂程度。
  • 圖/王達人 圖/王達人
〈Skill 1〉讓對方宣洩情緒
在道歉的時候,對方通常會怒罵、批評,以表示不滿。當對方氣在頭上,你不妨先讓他充分 地宣洩情緒,並配合地說:「你所指責的,都很有道理。」這樣就表示,你正在傾聽他的怨言,也願意當他的情緒出口。當他罵完後,你再表示歉意,就可大幅降低 他的怒氣。把皮球的氣完全放掉,它就無法反彈,如果裡頭的氣還是很滿,反彈力道必定大,當碰到人家發飆,你不妨善用這個原則。

〈Skill 2〉坦承錯誤勿辯解
有 些人喜歡打斷對方的話,說明對方所指責的錯誤,並非由他這一方所造成。當你採用辯解的方式,就代表你當下並不打算承擔,而是想趕快將責任外推,例如你上班 遲到,你和老闆說,是因為路上有車禍而耽誤,但真正的原因,是你睡過頭,你卻不敢承認。如果你一直拿不同的理由來辯解,只能證明你沒有肩膀,無法擔當大 任,最好的方法,就是勇於坦承自己的錯誤,不要做任何辯解。

〈Skill 3〉道歉最好是當面
俗話說:「見面三分情。」無論 你所造成的錯誤多麼嚴重,讓你完全不敢面對,你還是要當面和對方表示歉意,而不要用書面或e-mail的方式,這只會顯得你過於敷衍,並不想真正解決問 題。換句話說,你需要走到前線,接受當事人砲火般的指責,再親自道歉。從另一個角度看,你和對方面對面接觸,才能充分了解對方的想法,知道對方真正不滿的 地方在哪裡,以提醒自己,不要重蹈覆轍。

〈Skill 4〉即時道歉
很多公司的高層主管或老闆,在面對重大狀況時,並沒有想 到要立刻道歉,他們直覺認為,如果馬上道歉,就代表他們理虧,要扛下疏失,一旦情況失控,災害不斷擴大,才會逼得他們勉為其難地道歉,只可惜,安撫效果有 限。換言之,道歉的時間宜早不宜晚,最好能在一天之內表達歉意,展現效率,讓對方感受到,你是真的有心處理問題。道歉時機的掌握,也是危機處理能力的展 現。

〈Skill 5〉態度誠懇忌逞口舌
有些人很樂於道歉,不過,卻總是會遭受到更大的批評,那是他所採取的態度過於輕浮, 甚至是語帶諷刺、話中有話,故意把責任撇清。聽在對方的耳裡,他絕對會感到更加不舒服,認為這個人完全沒有道歉的誠意,只會火上加油。如果要道歉,務必要 保持誠懇的態度,無論是語氣或語詞,都要保持平和、謙遜,而不要逞口舌之快。

〈Skill 6〉提出解決方案
光是說「對不 起」,不見得能讓對方消除怒意,更重要的是,要提出解決方案,以化解目前所遭遇的狀況,達到雙贏的結果。以服務業來說,如果有招待不周之處,像是餐點內有 蟲、電影院放映中斷,身為主管,要有立即補償顧客的做法,例如贈送餐券、電影票,以安撫顧客。如果你是需要道歉的一方,就需要好好思考,該拿出什麼樣的實 質「牛肉」,讓對方滿意。

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

〈健康教室〉有壓力 補充腦力

文章出處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supplement/paper/851245


〈健康教室〉有壓力 補充腦力

 

文/姬野友美
各位是否曾有以下的經驗呢?沒來由地感到不安、一點小事就覺得煩躁、聽不進別人說的話、健忘、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、注意力渙散、重複同樣的錯誤、總是心情沉重等……。
  • 只吃「甜食(醣類)」暫時增加血清素,幸福感不久就會消失。(法新社) 只吃「甜食(醣類)」暫時增加血清素,幸福感不久就會消失。(法新社)
這時候周遭的人可能會跟你說:「你壓力太大了,休息一下吧?」「放輕鬆,試著轉換心情。」「把煩惱說出來,你會比較舒服喔!」
人們長期認為「心病還需心藥醫」,不過,讓疲憊的心靈休息、放鬆固然重要,但遺憾的是,光這麼做並無法徹底根治心病,因為心靈的活力源自「腦部」。

<壓力太沉重>缺乏血清素 心情變沮喪

壓力太沉重時,會不斷消耗腦中的能量,我們的心情或內心反應,其實都源於「腦部」的作用。腦部有數種神經傳導物質(又稱腦內荷爾蒙),用來「交換訊息」,就像接力賽的傳接棒,訊息會源源不絕地出現,最後變成「心情」反映出來。
舉例來說「高興」時,腦部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是快樂荷爾蒙「多巴胺」;感到幸福時,會分泌幸福荷爾蒙「血清素」;專注在工作時,則是分泌緊繃荷爾蒙「去甲腎上腺素」。這些神經傳導物質,是讓我們內心充滿活力的來源。但是,也會因為生活的壓力而被消耗。
如果身處沉重的壓力下,腦部會分泌大量的「去甲腎上腺素」,使人心情低落。為了平衡去甲腎上腺素,身體會開始大量消耗血清素。但腦部只會按照平均所需的用量生產血清素,一旦缺乏原料,就無法即時生產。一旦穩定情緒的血清素不足,心情就會變得沮喪或焦慮。
只要支出(壓力的量)大於收入(神經傳導物質的量),即「心情的收支」不平衡,腦內能量不足以克服壓力時,天秤便會偏向某一邊,最後造成所謂的「心理問題」。天秤越傾斜,心理問題就越可能惡化成「憂鬱症」、「恐慌症」或「強迫症」等心理疾病。
如果壓力一直很大,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便會枯竭,就像耗盡能量的電池,使腦部無法運作。

<喔喔你錯了>甜食幸福感 只是短暫

不過,幫助內心充電的「原料」到底是什麼?答案是「蛋白質」、「維他命」及「礦物質」等營養素。人的身體構造成分源於吃下的食物營養素,這點對腦部也一樣,沒有「原料」就無法製造神經傳導物質,導致不敷使用。
即使症狀稱不上心理疾病,但只要常常感到無精打采、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,就是腦部缺乏神經傳導物質的徵兆,表示腦部的電力已開始不足,如果沒有即時補充所需的營養,電力遲早會消耗殆盡而無法正常運作。
因此,我主張「疲倦、無精打采等,都是因為腦部缺乏營養。」各位或許會覺得訝異,認為現代生活豐衣足食,怎麼可能會營養不足?不過,當我為身心科病患抽血,檢測其營養狀態時,發現有高達99%的患者都「營養不良」。
對腦部而言,胺基酸(蛋白質)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。有些人以為腦部唯一的能量來源是醣類(葡萄糖),所以疲勞時吃甜食,但這麼做其實是錯誤的。
「血清素」的原料是色胺酸,屬於胺基酸的一種。當我們吃下甜食後,色胺酸會排擠其他胺基酸,被腦部選擇性吸收後合成血清素。但是,這種能量補給只是暫時應急,如果沒辦法隨時供應充足的色胺酸,便無法生產血清素。
因此,如果沒有攝取胺基酸,只吃「甜食(醣類)」暫時增加血清素,幸福感不久就會消失。如此一來,我們只會想吃更多的甜食,身體卻沒辦法製造充足的血清素,吃再多也無法滿足。

<這樣吃才對>多吃堅果、小魚乾 才有效

我們要讓製造出的「血清素」持續發揮作用,而不是只有短暫效果。雖說肉類和魚類富含蛋白質,但我們不可能在點心時間吃這些食物。
因此,不妨多吃起司、堅果、小魚乾、牛奶、豆漿、無糖優格及魷魚絲等。這些食物都必須經過咀嚼才能吞下肚,可促使唾液分泌,消除飢餓感。事實上,只要咀嚼15到20分鐘,身體自然而然就會開始分泌血清素。
因此,只有勞動後才適合吃甜食(醣類),如健行、登山或慢跑結束後,為了補充被消耗的熱量,可吃糖果或巧克力。如果只是因工作而感覺疲累,則必須要補充「血清素」而不是吃甜食,才能有效舒緩腦部疲勞。

<達人小檔案>姬野友美

身 心科醫師,也是醫學博士,擔任日本藥科大學漢方藥學科教授。目前是姬野友美診所所長,平時除了看診外,也擔任東京電視台「主治醫師特選診所」、TBS電視 台「身體的感受」、朝日電視台「北野武的全民家庭醫學」、TBS廣播「生島博早安特報」等節目的醫療專家。著作《活腦力飲食【生活實踐版】》即將在台上 市。